[買菜與庫存管理]
自從疫情升級後,不能再隨心所慾的去市場買菜。對!我就歐巴桑愛逛傳統市場。🤣 因為我喜歡自己看菜、挑菜、看蛤蜊、挑海鮮、肉等有得沒的,總覺的用看的比較準。而且傳統市場雜貨店超厲害無奇不有,手工新鮮麵條更是機器麵條不能比的!
訂蔬菜箱我真的不行,裡面有一堆我連看都沒看過、或是很”粗”、我不會煮的菜。
所以最近都用叫菜的。雖然是跟熟識的菜販叫菜,收到貨時還是時常有驚喜。上次叫菜特別google了一下菜名_長豇豆,結果送來是醃製的,打電話問老闆。
老闆:小姐,你要的是長豆不是豇豆!
☁️:蛤?(黑人問號❓)那你教我怎麼煮。
但是煮完還是失敗了!泡了超久還是又酸又鹹🤦🏻♀️
總之~三不五時就會出狀況。
網購生鮮,一直不到貨,我又再訂,結果通通給我一起到,眼神死🙄。
是說最近的防疫生活,常遇到缺貨、或是出貨速度很緩慢的問題。以前常點的餐廳Uber eat好多都沒送了。家裡沒有足夠庫存也不太安心。
蔬菜類、水果:每週叫一次,我一次都叫十樣菜以上,蔬菜是最不能放的,一定得清完。先吃菜葉類、再吃豆類、根莖類。想盡辦法每餐都煮,也強迫自己吃健康點。
牛奶:用訂的,每週一次。
肉類:可以冷凍,會買些冷凍庫備著。進貨之前先檢查庫存。
因為我家常消耗的庫存也是最常缺貨的種類,所以列好清單後,在頂好等超市的進貨時間去買、或是直接預購等到貨再送再取。 減少補貨次數。
我是個看庫存太多就會很阿雜的個性。非常時期會存貨,但不過度囤貨。米也是買一包,備一包而已。
大家若有不錯的生鮮宅配,歡迎分享喔。😊
#防疫小筆記